中国采暖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中国采暖

中国采暖

不开空调也有23℃长沙集中供暖探访

空气能采暖2024-04-02中国采暖电磁采暖
不开空调也有23℃长沙集中供暖探访,电磁采暖,家用小型燃煤采暖炉,“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,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,上个厕所都是出差到遥远的边疆。”央视“名嘴”朱广权算是长沙人的知音,将大家冬季对集中供暖的期待刻画得淋漓尽致。几乎每

不开空调也有23℃长沙集中供暖探访

   “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,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,上个厕所都是出差到遥远的边疆。”央视“名嘴”朱广权算是长沙人的知音,将大家冬季对集中供暖的期待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
   几乎每年到这个时候,北方省市宣布集体供暖长沙采暖络上南方人便开始“哀鸿遍野”,满眼都是“酸了”二字。

   上个月底,洋湖南区智慧能源站主体结构完成封顶。该项目是长沙沈阳采暖费缴费全部面向住宅集中供能的区域能源站,可为00户家庭提供集中供能服务,预计2024年年中正式运行。

   消息一出,就上了热长沙采暖友说:羡慕长沙人,过冬终于不再只靠“一身正气”了。

   一栋外形酷似白色“游轮”的建筑在浏阳河蜿蜒处屹立,这便是马栏山南北两座能源站之一的北区能源站,由长沙城发集团旗下城发能源投资管理。

   2021年9月17日,马栏山智慧能源中心正式启动对外供能。这标志着作为“近零碳试点示范园区”的马栏山电采暖政策文创产业园进入集中供能模式。

   寒风凛冽,长沙采暖马栏山北区能源站,刚进门就被一股暖流环绕。抬头一看,天花板上的风管在输送着暖气,站在风管下方,明显感受到这种暖气与空调吹出的气流不同,气流更加平缓且恒温,空气中带着些许水润,缓解了冬日的干燥。

   “现在室内温度是23℃。”马栏山智慧能源中心负责人李平说,能这么暖和,靠的不是传统的电能,而是能源站里污水源热泵系统提供温度恒定的热水,以水媒传输,无氟泄漏风险。

   而且,这里的集中供能除了供暖,还能供冷,以水为载能媒介,通过调节水温,用管道将热水或冷冻水输送到每家每户。冬季水温控制在℃,夏季水温则为7℃。

   马栏山北区能源站,紧邻朝正垸污水提升泵站,采用复合供能方式,实现“水源+电+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”的能源互补供应。

   “马栏山北区能源站,可为园区北部1万平方米建筑提供集中供能服务。”李平介绍,同时,正在规划建设的南区能源站位于东二环南侧绿化带地下空间,运营后可为园区南部240万平方米建筑提供集中供能服务,实现马栏山园区全覆盖。

   “采用区域能源站集中供能相比于传统空调,送风柔和、湿度适中,一改传统空调噪声大、送风干燥等缺点长沙采暖,工作人员对长沙采暖相比自长沙采暖采用集中供能,除了体验效果更好,管理更方便,用电成本、运维成本也明显降低。和传统空调相比,区域智慧能源系统冬季节能30%至40%,夏季也能节能15%至20%。

   不贵。与传统中央空调相比,集中供能不需要业主再购置空调主机,围绕空调主机产生的系列维保费用也不用承担;相比其他供暖方式,也不需要承担供暖锅炉的购买及维保费用,用户只需要维护室内末端设施。毛坯用户可节省空调系统建设初投资约40%以上。

   以100㎡住宅为例,使用“传统空调+燃气壁挂炉”,全年使用费近00元,还需考虑二次更新相关费用。而集中供能年使用费一年仅需元。

   集中供能,既然带着“集中”二字,就代表着一定的规模。如果新闻,就会发现:规模越大、效率越高,成本也越低。

   家住西雅韵住宅小区的吴女士说,接入集中供能后,不仅比之前采用分体空调+壁挂炉地暖的空调形式更舒适,还节省了30%以上的燃气费。

   据长沙锅炉采暖区域能源事业部负责人蓝青介绍,目前来看,新开发的中央商务区、工业园区更适合集中供能。“对既有住宅来说,目前接入集中供能难度较大。因为要考虑到整个建筑物内部拆除重装供能管道,有些既有住宅年代久远,还要考虑到建筑物老化磨损等因素,所以难度系数较高。”

   相对于北方,长沙的冬季相对短暂,需要供暖的周期短,但能源消耗总是免不了的。所以集中供能除了要算经济账,还要算一算环保账。

   据长沙于村采暖炉常务副总经理毛冰凌介绍,不同于北方高能耗的集中供暖,马栏山智慧能源中心是充分利用片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,构建起以污水源热泵为主、清洁能源(北京自采暖费用)为辅、常规机组应急调峰的多能互补系统。

   与采用传统能源相比,马栏山一期项目综合节能率达27%,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吨,相当于每年多为地球种树万棵,成为省市绿色低碳示范的重要标杆。

   洋湖南区能源站是马栏山项目的“2.0升级”,充分利用丰富的再生水资源,项目浅层地热能利用比例达。

   “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集中供能,既可以节能减排,又提高了建筑的品质和舒适度,用能单位也可以节省中央空调设备的投资费、配电费、人工费、场地费等,并且使用空调像使用自来水一样简单。”湖南省住建厅科技处处长蒋琳告诉长沙采暖/p>

   马栏山智慧能源中心的成功实施,加快了全省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的进程。目前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开展卓有成效,已形成可、可推广的“长沙经验”。

   除马栏山区域能源、洋湖南区域能源项目外,长沙会展新城1、3号能源站也将于2023年底启动建设。长沙城发在各大片区布局区域能源站共17座,规划供能面积约3000万㎡,预计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0万吨,惠及人口约200万。

   湖南冬季常常伴随着阴雨,空气湿度较高,水汽渗透进衣服,接触到皮肤就会从人体吸收热量、蒸发,这种湿冷是从内到外的,会让人感觉“透心凉、心飞扬”。这也让人们对供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。

   据长沙市气象台预报显示,从本周三(武汉采暖)开始,长沙的高频电磁采暖温度降至-1℃,星期五的采暖热水炉温度为-2℃!这次降温绝不是“小打小闹”,而是气温猛烈下降的“速冻体验”,你将感受寒意十足的深冬体感。

   在电力紧张、大气环境日益严峻的当下,城市集中供能逐渐成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,集中供能的普及率是城市现代化、文明化程度的重要标志。

   12月6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,确定25个城市和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,其中,长沙市入选;

   截至12月15日,长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到0天,打破历史309天记录,2023年长沙PM2.5改善幅度全省喜创家用采暖炉,在个省会城市中排名两年提升8位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0天,创历史水平……

   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长沙,更需要将好山好水好蓝天的幸福宜居家园,转化为好产业、好前景的可持续发展之源。

   冬至将近,“江天暮雪”美丽景观或将重现。我们已经可以试图去描绘未来的冬日场景:

   长沙人将不再被极端天气给整“破防”,也不再靠勇气度过冬日。不管在外遇到了多大的生理和心理的冷感,回到家都可以感受温暖。于是,我们可以把对“江天暮雪”的更多期待,写在对整个冬天的诗意想象里……